在兩年多前,參加了某個線上讀書會後,我逐漸養成了閱讀的習慣,隨身都會攜帶一本書,身為捷運上的低頭族,我手上拿的通常不是手機,而是書本。
最近認真算一算,兩年左右的時間,我已閱讀超過百本書,另外還用耳朵聽了幾十本的說書。
我才驚覺,原來書中自有黃金屋這句話不假,書籍協助我在自我探索方面,更快速的上了一層樓,也令我對於內心的安定,有了更廣更多元的思考面向。
而我也才發現,學生時代近而遠之的圖書館,如今已變得超級方便及數位化,真的是可以善加運用的免費資源,這何嘗不是一種生命裡的豐盛。
況且,宇宙為我安排的剛剛好,女兒幼兒園就位於某圖書館的一二樓,等於我絲毫不需繞路就能進出圖書館。
因此,我習慣先從圖書館將想看的書先借回來閱讀,覺得值得重覆閱讀,或不同時期會帶來不同啟發的書籍,才會再買回家收藏。
前陣子整理書櫃,才發現原來書櫃的後排,藏了許多十幾年前購買,久遠到我已遺忘自己擁有的書,有些甚至從未閱讀。
最讓我訝異的是,其中竟然有好幾本,是這一年內我覺得值得買回家再次閱讀的書籍,因此我在誤以為自己沒有的狀態下,重複購買了。
甚至其中有一本在最近想要購買時,基於印象中覺得自己好像擁有,還大略翻找過書櫃,但就是因為平常沒有認真整理,每次買來的新書就只是隨手塞入書櫃的任一空間中,當然也就不見該書的蹤影,於是認為是自己的記憶出錯,又再度入手。
剛發現的時候,實在有些懊惱,覺得如果之前有好好的整裡書籍,就可以避免此一情形了啊!
但我很快就意識到,這是宇宙傳遞來的訊息,像極了我們生命中的模式。
往往我們都以為自己缺少或不足某些東西,於是不斷向外追尋,汲汲營營的想要從外界獲取,卻完全忽略自己內在本來就擁有的豐富資源。
如果願意花點心思梳理整頓自己,便會發現過往的每一刻都沒白走,在不知不覺中,我們都已為自己準備好所需的一切了,不論是勇氣、信心、熱情、愛、接納、溫柔、堅持,所有想得到或沒想到的,都早已俱足,只待我們用心挖掘。
能支持自己的,從來不在外面。
一旦看穿了分離的假像,回到合一的狀態時,每個人都會是自己最強而有力的支援。
我們只不過是在忙於應付生活的過程中,被外界各種的聲音迷惑,與心中真實的自我暫時走散了。
因為比較,以為自己不足夠。
因為求全,以為自己沒有選擇。
因為求存,以為自己只能如此。
就如同在歲月的流逝中,我將已擁有的那些書拋之腦後,在繞了一大圈之後,才猛然驚覺這十幾年來我不斷在追尋且以為自己沒有的,早已存在我生命之中,只要有任何一刻我靜下來向內探索,即可找到答案,停下追尋的腳步。
宇宙用如此智慧的方式在提醒我,當我又在生活中迷失,想追求某些事物時,要記得先從內在帶出來供給自己。
倘若有時候因為生活的起伏,對自己是否真的擁有產生懷疑時,最好的方式,便是給自己重整自我的時間,一定會在內心深處再次遇見正在尋找的。
這麼一想,那幾本書的錢,也算是花的值得啦!